奥运场馆幕后的故事:村田传感器与滑雪跳台的奇妙连接

2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圆满落幕。中国取得了9金4银2铜的历史最好成绩,奖牌榜排名第三!

精彩的开闭幕会,各国运动员的不凡表现,再加上“顶流”大明星冰墩墩的可爱加持,今年家门口的北京冬奥会,注定是一场备受瞩目的国际盛事。

小编在工作交流中得知了一些奥运场馆幕后的故事,原来我们的传感器与冬奥的滑雪跳台也有着奇妙的连接。

科技加持“雪如意”

今天想聊的是位于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雪如意”。

图片来源:腾讯网

跳台滑雪中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如意”,跳台环形顶端、赛道剖面线形和底部看台,与 “如意”的S形曲线完美融合,因此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

“雪如意”是中国第一个符合国际高台跳雪标准的场地。建设团队采用了136根桩柱,架起了168米的赛道。相邻桩顶高度最大相差11米。

滑雪跳台有90—140米的落差,运动员通过助滑、起跳,以80-90公里的时速飞行,最后落地。只有历经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运动健儿们才能练就超于常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来从事这项极限运动。

要在高台跳雪得分,运动员必须运用风速环境,在滞空时间内做出高难度的动作。

而影响滞空时间的因素之一就是助滑以后起跳的初速度。

在科学体育的计算下,物理环境、运动员和他们的服装都被数字化进行最优结算。当然许多条件还是理想状态,典型的就是滑坡角度。

滑坡角度明显受雪面和跳台结构设计影响,特别作为基础的跳台建筑结构,其变形范围必须要满足顶级赛事的标准。

清华设计院团队已经假设了最不利情况下的坡面位移,以满足最新的国际标准。

项目团队研发了助滑道冰面准分布式智能监测系统,使助滑道冰面与着陆坡表面达到厘米级精度。要知道,原来助滑道的维护是要靠人工完成,这一创举填补了国际的空白。

支撑柱正上方的铺装面的变形可控,但两支撑柱之间的铺装面的曲面则须由专业的倾角传感器实时监控来保障运动员的竞技环境。

村田传感器在这里!

在本届冬奥赛场村田SCA103T上担任了跳台曲面监控的工作,得益于其双加速度素子在同一轴线上差分输出的独特设计, SCA103T在零下几十度的情况下依旧能保证倾角精度,为保障北京冬奥的顺利运行贡献了一份科技力量。

图片由北微授权

在这片场地上,我们见证了四届元老徐梦桃如愿摘金,在“雪如意”如愿以偿,可喜可贺!

村田倾角传感器

实际上,村田“老将”SCA103T在历经近17年的生涯后也将退役,新推出的数字型3轴倾角传感器SCL3300,将持续为基建、地质检测等需要高精度的场合提供精准的测量服务。

文章来源: Murata村田中国

Baidu
map